《美國學校一瞥》--紀嵐

時間: 2011年03月21日 來源: 美視師一學校 作者: 美視師一學校

     美國的教育和她的文化一樣聞名于世,不是由于秉承多么高貴的血統淵源,而是兩者都具有著多樣性和包容性。
     從學??唇逃谝挥∠笫呛瓦@個張揚的民族不同的是學校的低調。美國地廣人稀,以我們去的加州來看,也許與多火山的地質有關,我們看過的校舍大多是 平房、占地面積大、外觀樸實厚重。只除了在大學,有五六層高的教學樓,比如,圣地亞哥州立大學、舊金山的斯坦福大學。學校外墻除了不同的標識,像老虎、黑 豹……就再沒有什么裝飾啦、宣傳欄啦,你只感到結實堅固。
   

第二印象是,校園文化的多樣和包容。在任何校園里沒有統一的思想模式,如果是公立學校,還不能涉及任何宗教內容呢。無論在公立還是私立,學校不會整齊劃一 對任何政黨的進行宣傳介紹。記得我們參觀一個公立學校,我們只是在圖書館的位置看到有美國歷屆總統的頭像照片和任期,然后再沒有多余的字眼去介紹或褒或 貶,但是,當我們問起校長對總統的印象時,他毫不諱言:喜歡克林頓不喜歡布什。我想,關于政治也罷、宗教也罷,如果學生有需要,應該是留給他們自己在圖書 館里去尋找、去認識吧。


      以我們在國內的習慣眼光總想看每個校園展示其文化特色的地方,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就算是公立學校,校園文化也真正體現在每個教室里。根據不同年級、不同 的興趣愛好來設計。不同的班級在教室內墻布置不一。每個班都是30個以內的孩子,他們的教室很寬敞,雖然沒有窗戶,可通風和光線很好。


       從我們的參觀中,我才真正了解到美國學校的多樣還表現在學校的分類。以前只知道美國學校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不需要任何費用的。這次,才了解到,私 立學校也還分了:宗教學校、普通私立學校、家庭學校(Home school)。后者是收費最高的,但是,學生最后考入長青藤大學的概率是最高的,而且普遍年齡偏小,因為,在課程安排和學習方式上是最靈活的一種。在美 國,父母把孩子就讀好學校作為投資,所以,父母只要有經濟能力一定是為孩子選擇私立學校。其中,不少有錢有閑的家庭會給孩子安排讀Homeschool。


       無論斯坦福大學還是圣地亞哥州立大學這樣知名的學府,校園更像社區一樣的普通,但是她獨有的氣氛和書卷味會讓來到的任何生出親近之心。與我們這里的 大學周圍的喧囂,學校內的浮躁不同,校園的街道上沒有悠閑走著的情侶,或邊吃零食邊聊天的三五成群。學生的行色匆匆,或者騎腳踏車,或者乘交通車。"靜、 凈、敬"是我在大學里漫步時最深的感受。


      無論在小學還是大學,來求學的人多種多樣,不分膚色、胖瘦、地域……背包、運動裝是學子們的主流裝束,雖然也有奇裝異服、也有吊帶和短褲,可是你看 著覺得沒有一丁點的色情和有什么不適宜。倒不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因為,我留心觀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我發現,是上天偏愛這里所有的人,從他們的自 信笑容里,在他們挺拔的體態上,還有那裸露在陽光下呈棕色或黑色,或粉紅色的肌膚上都透著陽光。


      中國有句古語:"有容乃大",大氣本身就透著不凡,所以,是隨意還是特立獨行,美國學校的這一瞥,給我心里留著久久不去的震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