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視故事丨美視學子有擔當,抗擊疫情有力量!

時間: 2020年04月15日 來源: 成都美視學校 作者: 美視學校



從捐獻口罩到防護服、手套、消毒液...

當疫情爆發(fā)時,遲駿杰等很多北美留學生都通過微博, 微信公眾號和電視新聞了解到了情況的危機,以及前線焦急的情況,十七年前非典爆發(fā)的時候許多人無能為力。但是如今,遲駿杰這一代人已經(jīng)幾近長大成人,也有了力量,也想去保護祖國,當時的遲駿杰覺得自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事情而不出一份力。于是看到朋友圈有人轉(zhuǎn)發(fā)了這個志愿的信息,遲駿杰想都沒想就直接報名參加了——這正是一個可以付出自己力量的機會。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面對災難我只是一個平民老百姓,我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在前線奮戰(zhàn)的醫(yī)生護士同樣也只是普通人,當看見他們連基本的醫(yī)療物資都不足的時候,遲駿杰們就想到了捐獻口罩,前期一開始整個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組織捐獻口罩,到了后面,逐漸加入了防護服、手套、消毒液等等

我們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
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綜合資源部部長對整個組織運行的簡單概括:由綜合資源部(由交通組、采購組、醫(yī)院組、信息組、合作對接組組成)和綜合公關部(由宣傳組、公關組、翻譯組、法務組組成)。兩部門協(xié)同運作將物資直接對接到醫(yī)院,具體流程為信息組收集分類信息、采購組聯(lián)系貨源方、審查組審核貨物是否合格、醫(yī)院組向醫(yī)院核對是否接受、交通組負責運輸?shù)结t(yī)院,醫(yī)院簽收并反饋。遲駿杰在其中前期是做的國內(nèi)負責人的助理,后期是信息部交通對接組的負責人前期他就主要是負責接觸外部人員,如想要參加志愿的人,醫(yī)院來的求助者,以及貨源信息提供者,捐贈者,記者,政府人員,后期物資都到位之后,遲駿杰便轉(zhuǎn)去負責一些與交通組對接的事宜了
 
他們的行動在社會上引起許多關注




 

關注一線醫(yī)護子女和湖北兒童

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后期在國內(nèi)物資基本到位之后,就轉(zhuǎn)去做了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工作,其中典型的應該就是一線醫(yī)護子女和湖北兒童關愛計劃 (點擊文字可查看) ,這個公益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能給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后方子女以及湖北地區(qū)的小朋友提供在線陪伴,以緩解孩子遠離家長,禁足在家可能導致的焦慮,煩悶,無助,暴躁,孤獨,無聊等等不健康的情緒,并引導孩子建立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定制合理的學習計劃,輔導他們完成課程作業(yè)等等。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還專門出了一期教導大家如何調(diào)節(jié)負面情緒與應對心理危機的方法的文章 。
近期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做的就是一個心理援助平臺對于目前身在海外的留學生提供一個心理支持。
遲駿杰之前也做過許多志愿,如對視障人員進行幫助,公益夏令營等等,但是沒有一次志愿能夠如同這次一樣磨練人,同時讓他真正意義上的感受到家國情懷,更加的體會到了其實我們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有力量”,在前線奮戰(zhàn)的白衣天使是英雄,但是其實他們本身就是普通人,每個人都可以發(fā)揮出自己的力量,這往往比自己想象中的更有能力,遲駿杰還遇到了很多感動的人和事,當時遇到運輸問題時,湖北人民自發(fā)組織起來的車隊真的是幫了大忙,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個體,每一個人普通平凡的人,都在盡自己所能去抗擊疫情
 
遲駿杰:
首先我并不是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的創(chuàng)始人,但是我是在組織成立的那天加入的,一直伴隨著我們北留一起成長,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只有幾十個人的組織發(fā)展到了上千個志愿者(指的是加入了組織并在里面從事各項工作的人),以及上千個參與者(并未加入志愿,提供了幫助或在我們的公共微信群中提供信息的人)。
我很喜歡崔衛(wèi)平教授的那句話:“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我們不應當總想著等別人去做事情,去建設改變我們的國家,我們是國家的一份子,是未來的中流砥柱,我時常會問自己,你不去做誰去做?無論力量或者聲音的大小,我們都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光熱,那樣總有一天就會如同星星撒滿天空一樣,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
我一直銘記一句話:用愛改變世界,love will change the world.

遲駿杰班主任韓兵這樣評價他:
遲駿杰從小學到高中12年就讀于美視,他熱愛學校,以美視為榮,以學校提出的“做一個有中國靈魂的國際人”為已任。遲駿杰一直有明確學習目標和較強社會責任感,富有愛心,經(jīng)常參加志愿者活動。
好樣的,遲駿杰,為你點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