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四班:蘇若水的家長(本文是六四班蘇若水的家長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稿)

六月,是一個多彩的季節,草長鶯飛,綠肥紅瘦,梔子花開,聽風放歌;六月,也是一個傷感的季節,不經意間孩子們就畢業了,師生告別,同學再見,互致祝福,孩子們各自踏上新的人生路途。美好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六年,一切都還歷歷在目,一切都還栩栩如生,一切都還如同昨日。六年前的一天,我牽著女兒柔軟的小手,第一次走進美視,第一次走進小學部張校長的辦公室,問道:“我把孩子交給您,六年后您還我怎樣的一個孩子?”張校長臉上浮現著慈愛的光輝,回答道:“六年后我還你一個好學上進,富有愛心和教養,有著開闊視野的孩子。”不僅僅是對我的女兒,而是對每一個孩子都做到了,甚至更多!甚至更好!

我們不能忘記,是美視,給了孩子一顆熱愛學習、追求知識的心。學習,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艱辛,枯燥甚至痛苦的事。但是在美視不是這樣的,無論是語文課,數學課還是英語課,無論是外教還是中國老師的課堂,都是生動活潑,妙趣橫生,我們看到的孩子,沒有正襟危坐,沒有表情呆滯,而是睜大眼睛,神情渴望。當需要回答問題時,一個個伸長脖子,高舉雙手,奇思妙想,層出不窮。而老師的眼神也多是鼓勵,欣賞與贊許。課下的作業,也是形式多樣,既有對基礎知識的反復訓練,也有如配音,閱讀,手工等對實際能力的培養。在美視,學習沒有成為孩子們沉重的負擔,而是讓孩子們沉浸在獲得知識的愉悅之中,良好的心態,為孩子們將來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后來我們知道,這叫PYP。

我們不能忘記,是美視,教會了孩子們把閱讀作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走進美視的教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量的書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包羅萬象。這些書,有些是班級購買的,有些是租借的,有些是孩子們從家里面帶來的。書籍在孩子們手中傳遞,知識在孩子們心中生根。我們驚嘆孩子們一年幾十上百本的閱讀量,更驚嘆孩子們閱讀的難度和廣度,四大名著,原版英文小說都是孩子們的手中讀物。對于閱讀的重要性,六四班的吳寒冰老師有最好的詮釋,她說:“許多東西讀了,就會在心里生根,雖然當時不一定懂,但日后一定有用。小時候的閱讀體驗,往往決定了一個人一輩子的視野和境界。”閱讀的習慣,是美視留給孩子們一生的寶貴的財富。

我們不能忘記,是美視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品德和美好的心靈。在美視,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孩子們是快樂的。但是,紀律,秩序,規矩是必須嚴格遵守的;誠實,守信,禮貌,榮譽等品質教育,始終貫穿在孩子們整個成長過程中。《三字經》,《弟子規》,孩子們很早就在朗讀,在背誦,在理解;西方的禮儀,不同膚色的文明也在熏陶著孩子們,做具有中國靈魂的國際人,做具有國際情懷的中國人,美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我有一個經常來美視的朋友告訴我,說美視的娃娃和別的學校有些不一樣,我問其差別,她說了八個字:“談吐得體,舉止有度。”這是社會對美視最大的肯定。

我們不能忘記,是美視,啟發了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無限的想象和探索。在美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設了形式多樣的興趣班,文學,藝術,科學,手工等等。美視的孩子,都有著豐富的知識面和廣泛的興趣,從宇宙的大小到地球的起源,從分子的結構到基因的遺傳,從海底兩萬里到八十天環游地球,從蕭伯納到貝多芬,孩子們都想了解,都想知道,都能侃侃而談。這是美視給予孩子們,甚至給予國家的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這種對知識的好奇和探索,將是創新的源泉,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我們又怎能忘記,生活老師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食堂師傅給孩子們精心烹制的可口飯菜,園丁大叔修剪的美麗花草。還有太多太多,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我們作為家長,怎么能說盡六年來,老師們在孩子身上傾注的心血和汗水,怎能說盡美視給予孩子們父母般的關愛!
有一部分孩子會繼續留在美視學習,與親愛的老師朝夕相處,繼續接受美視的雨露滋養。還有一部分孩子會進入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接受新的挑戰。但是我想,無論孩子們將來在哪里,他們都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同學,都不會忘記美視的一草一木,這個陪伴他們六年快樂童年的美麗校園。在最后,我想用一首汪國真的詩來結束今天的發言,詩的題目就叫《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