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連臺,精彩紛呈--中學部圣誕話劇節第二季落幕

時間: 2015年01月09日 來源: 中學部 作者: 潘波

     為期一周的話劇節終于結束了,戲終人散,戲劇的精妙似仍在我心上演,鼓舞之聲仍繞耳不絕。
     這是我們中學部圣誕話劇節開辦以來的第二季。我們連續演出四場,觀眾超過1500人。
     我們選擇了曹禺的經典名劇《原野》的片段、《北京人》第二幕和童話劇《犟龜》。

     我們一眾話劇社同仁一齊穿梭時空,于民國時代在扭曲的人性下掙扎著覺醒,并奮起抗爭;在一個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家族中,含淚鳴響時代的挽歌;卻最終為一只童話世界的犟龜所折服——原來只要上路,只要不停走,我們的希望就不會落空! 

     《原野》通過一位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青年農民仇虎復仇的心理演變過程,從仇虎的內心沖突、激化、演變中反映出千百年來封建文化,是怎樣沉積在一個農民身上的。
     悲情的金子,膽小懦弱的焦大星,以及雙目失明、心狠手辣的焦母,在話劇社同仁的詮釋下,將封建農民被壓抑的靈魂,以扭曲的形態呈現出的強烈仇恨展現得入木三分。

       《犟龜》中的陶陶是一只意志堅定、不達目標決不言棄的小龜。在陶陶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有譏諷,有熱情的挽留,有不屑一顧的眼神……但陶陶就是憑著一股子自信和韌勁兒,跋山涉水,坦然面對冷嘲熱諷,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參加了獅王盛大的婚禮。
     孩子們的表演或戲謔、或憨態可掬、一顰一笑渾然天成,在這個童話的世界里“孩子天使們”遨游自如.......

     《北京人》講述了一個舊中國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如何從過去“家運旺盛”的時代,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徹底崩潰的過程。曾皓的卑劣自私,曾思懿的險毒潑辣,曾文清的軟弱妥協,愫芳的感傷抑郁,乃至江泰的窮愁潦倒、滿腹牢騷......一個封建家庭內外交織的矛盾糾葛,都讓戲劇的張力十足。
     奮身投入其中,余韻未盡,轉身卻發現,一個個鮮明生動、血肉豐滿、形神畢肖的舊社會形象,已博得滿堂喝彩。

     從2010年9月至今,我和鄒濤老師在學校先后開設了話劇選修課,在《中國近現代話劇簡史》、《經典劇目賞析》和《表演基本功訓練》的熏陶之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和老師愛上了戲劇。
     時機成熟,2013年初,”美視師生話劇社“應運而生。數十人的隊伍,已排演過曹禺經典話劇《日出》片段,《雷雨》大結局和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片段。在去年的12月“圣誕藝術周”上連演三場,受到了大小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傳播高雅藝術,弘揚民族文化,杜絕庸俗和膚淺,追求經典話劇是我們不變的宗旨。在校園里營造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給同學們提供思想和心靈的滋養,培養同學們的尚美之心和欣賞高雅藝術的品味,更是我們對藝術教育永恒的赤子之心。
     希望更多熱愛戲劇的老師和同學加入到我們的行列當中來,”圣誕話劇節“的舞臺等你來增彩!











Top